健身,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进入健身圈的小伙伴,进健身房或看健身训练视频时可能常听到“力竭”、“RM”、“HIIT”之类的这些术语,听着就有点专业,而又有点一头雾水。
别担心,这篇文章就为你解锁所有健身黑话,帮你秒变健身房老司机。今天小编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健身“黑话”术语,让你从“外行”变“内行”。
一、基础训练术语
1、力竭
这个词简直是健身圈的“热词”。
力竭,顾名思义,就是你做完一组动作后,再也没有力气做下去,感觉整个人像被掏空了。
力竭的训练是相当考验耐力和技巧的,盲目追求力竭可能会让你不小心受伤!所以,在力竭之前,做好热身,注意姿势,才是对身体最好的保护。
2、RM(Repetition Maximum)
RM,通常用于确定训练强度。比如10RM:指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最大10次重复重量。RM是制定训练计划、评估进展和确保合理负荷的重要参考指标。
3、代偿
代偿听起来有点像“偷懒”,实际上就是当你做某个动作时,目标肌群没有完全发力,而是通过其他部位来“借力”。
4、有氧与无氧
跑步、跳绳等低强度、长时间的运动,都是有氧运动,重点在于燃脂。
如果你看见别人举铁举得起劲,那大概率是做无氧运动,目标是增加肌肉和爆发力。
二、进阶装X“黑话”
5、 超级组(Superset)
想提高效率的朋友,超级组一定不能错过。这是两组不同动作不休息地连续做。这种方式非常适合老手,突破瓶颈的时候。
这种方式不仅节省时间,还能提高训练的效率,适合那些训练经验丰富的老手。
6、泵感(Pump)
做完一组训练,肌肉突然充血膨胀的感觉,酸爽到爆!
很多人把它当成是否有效训练的标准,然而事实上,不代表一定就效率最高,倒是能帮助你增加血液流向肌肉的量,促进肌肉的修复与增长。
7、HIIT(高强度间歇训练)
你是不是看到这个词就想到了“速成减脂”这几个字?的确,比如30秒全力冲刺跑,接着1分钟慢走恢复。用这种方式,能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卡路里,提高燃脂效率。
可是,HIIT对新手来说可不是那么好应付的,刚接触就来个HIIT,最后的结果往往是“怀疑人生”,而且很容易过度疲劳,因此要循序渐进。
8、佛系健身
所谓“佛系健身”,就是随缘训练,不追求数据和效果,重要的是自己开心,并不追求“数据化”成果。虽然有点“随缘”,但也没有不好。毕竟,健康生活才是最终目标。
三、受伤警告术语
9、腰突警告
这可不是个好兆头。当你做硬拉时,弯背或者做深蹲时膝盖内扣,可能就会出现腰突的问题。
腰突一来,你的运动生涯可以先告一段落,跟骨科的关系更加紧密。所以,大家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标准动作,不然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为自己埋下了隐患。
10、膝盖终结者
深蹲如果重量过大,或者你跑步时没有换好运动鞋,膝盖迟早会“罢工”。如果在这些高风险动作下不加以注意,膝盖就可能成为你运动生涯中的终结者!
四、补剂玄学梗
11、氮泵(Pre-workout)
氮泵,训练前用的补剂,它的作用是提升你的专注力,增加训练时的耐力。不过,氮泵并不适合所有人,特别是新手。喝完可能导致心慌、手抖。
五、灵魂拷问
“你三大项多少?”
卧推、深蹲、硬拉这三项,常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力量水平。如果你回答出“100kg”或“200kg”,那就显得很有分量了。
健身房里充斥着这些五花八门的术语,掌握它们可能会让你显得更专业、更懂行。
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,真正的实力,不是用语言能表现出来的,而是通过每一次踏实的训练,慢慢积累出来的。
(图片来源网络)